国际地震动态
國際地震動態
국제지진동태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2008年
8期
13-21
,共9页
B.C.Burchfiel%L.H.Royden%R.D.Vander Hilst%B.H.Hager%Z.Chen%R.W.King%C.Li%J.Lü%H.Yao%E.Kirby%任俊杰
B.C.Burchfiel%L.H.Royden%R.D.Vander Hilst%B.H.Hager%Z.Chen%R.W.King%C.Li%J.Lü%H.Yao%E.Kirby%任俊傑
B.C.Burchfiel%L.H.Royden%R.D.Vander Hilst%B.H.Hager%Z.Chen%R.W.King%C.Li%J.Lü%H.Yao%E.Kirby%임준걸
2008年5月12日, 在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 发生了MW7.9地震. 这一地震是在青藏高原长期隆升和向东推挤的背景下形成的. 发生地震的区域有以下典型的地质特征: 不是陡峭山前的活动汇聚造山带(包括地形起伏大于4 km的情况), 而是缺少高活动强度的低角度逆冲断层;虽拥有年轻的高地形(距今15 Ma)和加厚的地壳, 但是却只有低的GPS缩短率(小于3 mm/a), 并且缺少同时代的前陆沉积. 在我们看来, 青藏高原东部下面的地壳加厚不是因为上部地壳的大范围缩短, 而是由于位于软弱层(低速层)中的深部地壳的韧性增厚. 横跨龙门山的晚新生代缩短量可能仅有10~20 km, 且伴有主要造成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差异抬升的褶皱和断裂. 5月12日的地震可能反映了青藏高原东部相对四川盆地的带有缓慢的汇聚和右旋走滑的长期抬升. 5月12日地震邻区内GPS确定的速率表明, 该地震的平均复发间隔大约为2 000~10 000年.
2008年5月12日, 在青藏高原東緣的龍門山, 髮生瞭MW7.9地震. 這一地震是在青藏高原長期隆升和嚮東推擠的揹景下形成的. 髮生地震的區域有以下典型的地質特徵: 不是陡峭山前的活動彙聚造山帶(包括地形起伏大于4 km的情況), 而是缺少高活動彊度的低角度逆遲斷層;雖擁有年輕的高地形(距今15 Ma)和加厚的地殼, 但是卻隻有低的GPS縮短率(小于3 mm/a), 併且缺少同時代的前陸沉積. 在我們看來, 青藏高原東部下麵的地殼加厚不是因為上部地殼的大範圍縮短, 而是由于位于軟弱層(低速層)中的深部地殼的韌性增厚. 橫跨龍門山的晚新生代縮短量可能僅有10~20 km, 且伴有主要造成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差異抬升的褶皺和斷裂. 5月12日的地震可能反映瞭青藏高原東部相對四川盆地的帶有緩慢的彙聚和右鏇走滑的長期抬升. 5月12日地震鄰區內GPS確定的速率錶明, 該地震的平均複髮間隔大約為2 000~10 000年.
2008년5월12일, 재청장고원동연적룡문산, 발생료MW7.9지진. 저일지진시재청장고원장기륭승화향동추제적배경하형성적. 발생지진적구역유이하전형적지질특정: 불시두초산전적활동회취조산대(포괄지형기복대우4 km적정황), 이시결소고활동강도적저각도역충단층;수옹유년경적고지형(거금15 Ma)화가후적지각, 단시각지유저적GPS축단솔(소우3 mm/a), 병차결소동시대적전륙침적. 재아문간래, 청장고원동부하면적지각가후불시인위상부지각적대범위축단, 이시유우위우연약층(저속층)중적심부지각적인성증후. 횡과룡문산적만신생대축단량가능부유10~20 km, 차반유주요조성청장고원화사천분지차이태승적습추화단렬. 5월12일적지진가능반영료청장고원동부상대사천분지적대유완만적회취화우선주활적장기태승. 5월12일지진린구내GPS학정적속솔표명, 해지진적평균복발간격대약위2 000~10 000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