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중국생태농업학보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09年
2期
203-208
,共6页
许淑青%张仁陟%董博%张鸣
許淑青%張仁陟%董博%張鳴
허숙청%장인척%동박%장명
保护性耕作%土壤结构%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容重%孔隙度
保護性耕作%土壤結構%水穩性糰聚體%有機碳%容重%孔隙度
보호성경작%토양결구%수은성단취체%유궤탄%용중%공극도
为了寻求能够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的耕作模式,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连续7年的定位试验研究基础上,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湿筛法、重铬酸钾容量法、环刀法),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T)相比,免耕无覆盖(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覆盖(NTS)3种保护性耕作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耕层土壤的有机碳和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其中免耕+秸秆覆盖(NTS)处理效果最佳.在0~10 cm土层中,NTS处理的土壤容重低、孔隙度大,土壤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不同耕作方式下0~5 cm、5~10 cm和10~30 cm土层粒径1~0.5 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最高,粒径>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与有机碳含量和孔隙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
為瞭尋求能夠提高土壤結構穩定性的耕作模式,在隴中黃土高原半榦旱區連續7年的定位試驗研究基礎上,採用常規分析方法(濕篩法、重鉻痠鉀容量法、環刀法),研究瞭不同耕作方式對耕層土壤結構性能及有機碳含量的影響.結果錶明:與傳統耕作(T)相比,免耕無覆蓋(NT)、傳統耕作+秸稈還田(TS)和免耕+秸稈覆蓋(NTS)3種保護性耕作方式均能不同程度地增加耕層土壤的有機碳和不同粒徑水穩性糰聚體的含量,其中免耕+秸稈覆蓋(NTS)處理效果最佳.在0~10 cm土層中,NTS處理的土壤容重低、孔隙度大,土壤結構得到瞭較大改善.不同耕作方式下0~5 cm、5~10 cm和10~30 cm土層粒徑1~0.5 mm水穩性糰聚體的含量最高,粒徑>0.25 mm水穩性糰聚體含量與有機碳含量和孔隙度呈顯著正相關,與容重呈顯著負相關.
위료심구능구제고토양결구은정성적경작모식,재롱중황토고원반간한구련속7년적정위시험연구기출상,채용상규분석방법(습사법、중락산갑용량법、배도법),연구료불동경작방식대경층토양결구성능급유궤탄함량적영향.결과표명:여전통경작(T)상비,면경무복개(NT)、전통경작+갈간환전(TS)화면경+갈간복개(NTS)3충보호성경작방식균능불동정도지증가경층토양적유궤탄화불동립경수은성단취체적함량,기중면경+갈간복개(NTS)처리효과최가.재0~10 cm토층중,NTS처리적토양용중저、공극도대,토양결구득도료교대개선.불동경작방식하0~5 cm、5~10 cm화10~30 cm토층립경1~0.5 mm수은성단취체적함량최고,립경>0.25 mm수은성단취체함량여유궤탄함량화공극도정현저정상관,여용중정현저부상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