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
檯灣海峽
태만해협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IN TAIWAN STRAIT
2010年
3期
325-331
,共7页
海洋化学%主成分分析(PCA)%地质累积指数Igeo%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来源%泉州湾
海洋化學%主成分分析(PCA)%地質纍積指數Igeo%沉積物%重金屬%汙染來源%泉州灣
해양화학%주성분분석(PCA)%지질루적지수Igeo%침적물%중금속%오염래원%천주만
通过测定泉州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并用地质累积指数(Igeo)对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发现泉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各重金属元素污染状况可分为4类:无污染(Igeo<0)的元素为Co(Igeo=-0.67);轻-中度污染(0<Igeo<1)的元素为Cr(Igeo=0.65)、As(Igeo=0.52)、Zn(Igeo=0.75)、 Pb (Igeo=0.11);中度污染(1<Igeo<2)的元素为Cu(Igeo=1.58)、Ni(Igeo=1.32)、Mn (Igeo=1.08);极严重污染(Igeo>5)的元素为Cd (Igeo=8.70).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进一步研究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发现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分别为32.884%、31.676%、21.988%.这表明重金属污染主要有3个来源:即工业点源排污;矿物开采及农业化肥农药使用的非点源污染;岩石的自然风化侵蚀过程和有机质降解产生的内源释放.同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9个站位根据其在重金属污染程度上的差异,可分为3个大类: 2~7号站位为第 1类;1号站位为第 2类;8、9号站位为第3类.这反映了泉州湾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即重金属污染物含量由湾内向湾外逐渐降低,同时也支持了晋江和洛阳江的工业点源排污、矿物开采和化肥农药残留的非点源污染是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污染源的分析.
通過測定泉州灣潮間帶錶層沉積物中重金屬含量,併用地質纍積指數(Igeo)對各重金屬元素的汙染狀況進行瞭評價,髮現泉州灣錶層沉積物中各重金屬元素汙染狀況可分為4類:無汙染(Igeo<0)的元素為Co(Igeo=-0.67);輕-中度汙染(0<Igeo<1)的元素為Cr(Igeo=0.65)、As(Igeo=0.52)、Zn(Igeo=0.75)、 Pb (Igeo=0.11);中度汙染(1<Igeo<2)的元素為Cu(Igeo=1.58)、Ni(Igeo=1.32)、Mn (Igeo=1.08);極嚴重汙染(Igeo>5)的元素為Cd (Igeo=8.70).通過主成分分析法(PCA)進一步研究瞭沉積物中重金屬的來源,髮現前3箇主成分的貢獻率分彆為32.884%、31.676%、21.988%.這錶明重金屬汙染主要有3箇來源:即工業點源排汙;礦物開採及農業化肥農藥使用的非點源汙染;巖石的自然風化侵蝕過程和有機質降解產生的內源釋放.同時聚類分析結果錶明,調查的9箇站位根據其在重金屬汙染程度上的差異,可分為3箇大類: 2~7號站位為第 1類;1號站位為第 2類;8、9號站位為第3類.這反映瞭泉州灣潮間帶錶層沉積物中的重金屬汙染物空間分佈特點即重金屬汙染物含量由灣內嚮灣外逐漸降低,同時也支持瞭晉江和洛暘江的工業點源排汙、礦物開採和化肥農藥殘留的非點源汙染是沉積物中重金屬主要汙染源的分析.
통과측정천주만조간대표층침적물중중금속함량,병용지질루적지수(Igeo)대각중금속원소적오염상황진행료평개,발현천주만표층침적물중각중금속원소오염상황가분위4류:무오염(Igeo<0)적원소위Co(Igeo=-0.67);경-중도오염(0<Igeo<1)적원소위Cr(Igeo=0.65)、As(Igeo=0.52)、Zn(Igeo=0.75)、 Pb (Igeo=0.11);중도오염(1<Igeo<2)적원소위Cu(Igeo=1.58)、Ni(Igeo=1.32)、Mn (Igeo=1.08);겁엄중오염(Igeo>5)적원소위Cd (Igeo=8.70).통과주성분분석법(PCA)진일보연구료침적물중중금속적래원,발현전3개주성분적공헌솔분별위32.884%、31.676%、21.988%.저표명중금속오염주요유3개래원:즉공업점원배오;광물개채급농업화비농약사용적비점원오염;암석적자연풍화침식과정화유궤질강해산생적내원석방.동시취류분석결과표명,조사적9개참위근거기재중금속오염정도상적차이,가분위3개대류: 2~7호참위위제 1류;1호참위위제 2류;8、9호참위위제3류.저반영료천주만조간대표층침적물중적중금속오염물공간분포특점즉중금속오염물함량유만내향만외축점강저,동시야지지료진강화락양강적공업점원배오、광물개채화화비농약잔류적비점원오염시침적물중중금속주요오염원적분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