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
科學通報
과학통보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年
10期
1076-1081
,共6页
沈昆%张泽明%A.M.van den Kerkhof%肖益林%许志琴%J.Hoefs
瀋昆%張澤明%A.M.van den Kerkhof%肖益林%許誌琴%J.Hoefs
침곤%장택명%A.M.van den Kerkhof%초익림%허지금%J.Hoefs
超高压榴辉岩%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等容线%P-T轨迹
超高壓榴輝巖%流體包裹體%顯微測溫%等容線%P-T軌跡
초고압류휘암%류체포과체%현미측온%등용선%P-T궤적
在南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发现了原生高密度流体包裹体. 这种包裹体在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呈孤立和小群分布, 冷冻法确定包裹体的低共熔温度≤-52℃, 在重复冷冻-升温的特定阶段, 液相包裹体中出现气泡, 测得液-气均一温度≤-12.5℃, 由此得到流体成分属CaCl2-NaCl-H2O体系, 流体密度为1.27 g/cm3, 在相当于榴辉岩相峰期温度下的压力约为2.4 GPa, 接近超高压变质条件. 这类包裹体在榴辉岩的折返过程中与寄主矿物发生反应, 形成含水硅酸盐矿物, 并使其密度降低, 转变成气液多相包裹体.
在南囌魯超高壓變質帶髮現瞭原生高密度流體包裹體. 這種包裹體在超高壓榴輝巖的石榴石中呈孤立和小群分佈, 冷凍法確定包裹體的低共鎔溫度≤-52℃, 在重複冷凍-升溫的特定階段, 液相包裹體中齣現氣泡, 測得液-氣均一溫度≤-12.5℃, 由此得到流體成分屬CaCl2-NaCl-H2O體繫, 流體密度為1.27 g/cm3, 在相噹于榴輝巖相峰期溫度下的壓力約為2.4 GPa, 接近超高壓變質條件. 這類包裹體在榴輝巖的摺返過程中與寄主礦物髮生反應, 形成含水硅痠鹽礦物, 併使其密度降低, 轉變成氣液多相包裹體.
재남소로초고압변질대발현료원생고밀도류체포과체. 저충포과체재초고압류휘암적석류석중정고립화소군분포, 냉동법학정포과체적저공용온도≤-52℃, 재중복냉동-승온적특정계단, 액상포과체중출현기포, 측득액-기균일온도≤-12.5℃, 유차득도류체성분속CaCl2-NaCl-H2O체계, 류체밀도위1.27 g/cm3, 재상당우류휘암상봉기온도하적압력약위2.4 GPa, 접근초고압변질조건. 저류포과체재류휘암적절반과정중여기주광물발생반응, 형성함수규산염광물, 병사기밀도강저, 전변성기액다상포과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