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D辑
中國科學D輯
중국과학D집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2003年
6期
583-592
,共10页
刘健%朱日祥%李绍全%Jeong-Hae Chang
劉健%硃日祥%李紹全%Jeong-Hae Chang
류건%주일상%리소전%Jeong-Hae Chang
环境磁学%成岩作用%铁磁性硫化物%南黄海
環境磁學%成巖作用%鐵磁性硫化物%南黃海
배경자학%성암작용%철자성류화물%남황해
YSDP103孔位于南黄海东南部冷涡泥质沉积区, 0~29.79 m岩心代表约13 ka BP以来形成的陆架泥质沉积物, 其下段(A2段, 29.79~13.35 m)是在冰后期海侵直至全新世中期(约6 ka BP(14C测定))海平面达到最高这段时间内形成的, 而上段(A1段, 13.35~0 m)则是在冰后期海侵达到最高海平面之后伴随着黄海暖流的形成而出现的冷涡环境中沉积的. 笔者对YSDP103孔0~29.79 m岩心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 结果表明, 钻孔岩心的磁性组分主要是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 除了最上部2.35 m外, 其磁性矿物遭受了还原成岩作用, 磁性矿物的含量和低矫顽力组分的比例都显著降低. 铁磁性硫化物(胶黄铁矿)存在于A2段, 但在A1段缺失, 表明了海洋环境条件对磁性矿物成岩过程的控制. 磁学参数在A1和A2段的界线处发生突变, 反映了环境条件和原始磁性组分的差异对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 在A2段磁学参数的高、低值层段交替出现, 可能反映在A2段沉积期间进入沉积区的碎屑磁性矿物在含量的多、少和/或粒度的粗、细上出现周期性变化.
YSDP103孔位于南黃海東南部冷渦泥質沉積區, 0~29.79 m巖心代錶約13 ka BP以來形成的陸架泥質沉積物, 其下段(A2段, 29.79~13.35 m)是在冰後期海侵直至全新世中期(約6 ka BP(14C測定))海平麵達到最高這段時間內形成的, 而上段(A1段, 13.35~0 m)則是在冰後期海侵達到最高海平麵之後伴隨著黃海暖流的形成而齣現的冷渦環境中沉積的. 筆者對YSDP103孔0~29.79 m巖心開展瞭詳細的巖石磁學研究, 結果錶明, 鑽孔巖心的磁性組分主要是磁鐵礦、磁赤鐵礦和赤鐵礦, 除瞭最上部2.35 m外, 其磁性礦物遭受瞭還原成巖作用, 磁性礦物的含量和低矯頑力組分的比例都顯著降低. 鐵磁性硫化物(膠黃鐵礦)存在于A2段, 但在A1段缺失, 錶明瞭海洋環境條件對磁性礦物成巖過程的控製. 磁學參數在A1和A2段的界線處髮生突變, 反映瞭環境條件和原始磁性組分的差異對成巖作用的共同影響. 在A2段磁學參數的高、低值層段交替齣現, 可能反映在A2段沉積期間進入沉積區的碎屑磁性礦物在含量的多、少和/或粒度的粗、細上齣現週期性變化.
YSDP103공위우남황해동남부랭와니질침적구, 0~29.79 m암심대표약13 ka BP이래형성적륙가니질침적물, 기하단(A2단, 29.79~13.35 m)시재빙후기해침직지전신세중기(약6 ka BP(14C측정))해평면체도최고저단시간내형성적, 이상단(A1단, 13.35~0 m)칙시재빙후기해침체도최고해평면지후반수착황해난류적형성이출현적랭와배경중침적적. 필자대YSDP103공0~29.79 m암심개전료상세적암석자학연구, 결과표명, 찬공암심적자성조분주요시자철광、자적철광화적철광, 제료최상부2.35 m외, 기자성광물조수료환원성암작용, 자성광물적함량화저교완력조분적비례도현저강저. 철자성류화물(효황철광)존재우A2단, 단재A1단결실, 표명료해양배경조건대자성광물성암과정적공제. 자학삼수재A1화A2단적계선처발생돌변, 반영료배경조건화원시자성조분적차이대성암작용적공동영향. 재A2단자학삼수적고、저치층단교체출현, 가능반영재A2단침적기간진입침적구적쇄설자성광물재함량적다、소화/혹립도적조、세상출현주기성변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