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进展
海洋科學進展
해양과학진전
JOURNAL OF OCEANOGRAPHY OF HUANGHAI & BOHAI SEAS
2012年
4期
595-607
,共13页
菲律宾海板块%九州-帕劳海脊%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地壳结构%形成机制%构造演化
菲律賓海闆塊%九州-帕勞海脊%伊豆-小笠原-馬裏亞納島弧%地殼結構%形成機製%構造縯化
비률빈해판괴%구주-파로해척%이두-소립원-마리아납도호%지각결구%형성궤제%구조연화
九州-帕劳海脊(KPR)位于菲律宾海中央,近南北走向.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向西的俯冲,裂离于帕里西维拉海盆和四国盆地的弧后扩张,是老的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IBM)的残留弧.裂离期间同时受到垂向旋转应力和水平挤压力的共同作用,这是形成九州-帕劳海脊现今狭长的几何形态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州-帕劳海脊南北部地壳结构可总结为P波波速为7.1~7.3 km/s下地壳;P波波速为6.1~6.3 km/s的中地壳;P波波速为4.5~5.5 km/s上地壳.九州帕劳海脊北段,30°N以北区和25°N以南区的地壳厚度普遍在10~15 km,25°~30°N之间的地壳厚度普遍大于15 km.九州-帕劳海脊的中段的地壳厚度变化较大,而且未识别出中地壳的存在,为不成熟的岛弧地壳.海脊南段与北段相似,具三层的地壳结构,但地壳厚度小于北侧,基本上大于10 km.整个九州-帕劳海脊处的地壳厚度普遍厚于两侧海盆的地壳厚度.
九州-帕勞海脊(KPR)位于菲律賓海中央,近南北走嚮.形成于太平洋闆塊嚮西的俯遲,裂離于帕裏西維拉海盆和四國盆地的弧後擴張,是老的伊豆-小笠原-馬裏亞納島弧(IBM)的殘留弧.裂離期間同時受到垂嚮鏇轉應力和水平擠壓力的共同作用,這是形成九州-帕勞海脊現今狹長的幾何形態的主要原因之一.九州-帕勞海脊南北部地殼結構可總結為P波波速為7.1~7.3 km/s下地殼;P波波速為6.1~6.3 km/s的中地殼;P波波速為4.5~5.5 km/s上地殼.九州帕勞海脊北段,30°N以北區和25°N以南區的地殼厚度普遍在10~15 km,25°~30°N之間的地殼厚度普遍大于15 km.九州-帕勞海脊的中段的地殼厚度變化較大,而且未識彆齣中地殼的存在,為不成熟的島弧地殼.海脊南段與北段相似,具三層的地殼結構,但地殼厚度小于北側,基本上大于10 km.整箇九州-帕勞海脊處的地殼厚度普遍厚于兩側海盆的地殼厚度.
구주-파로해척(KPR)위우비률빈해중앙,근남북주향.형성우태평양판괴향서적부충,렬리우파리서유랍해분화사국분지적호후확장,시로적이두-소립원-마리아납도호(IBM)적잔류호.렬리기간동시수도수향선전응력화수평제압력적공동작용,저시형성구주-파로해척현금협장적궤하형태적주요원인지일.구주-파로해척남북부지각결구가총결위P파파속위7.1~7.3 km/s하지각;P파파속위6.1~6.3 km/s적중지각;P파파속위4.5~5.5 km/s상지각.구주파로해척북단,30°N이북구화25°N이남구적지각후도보편재10~15 km,25°~30°N지간적지각후도보편대우15 km.구주-파로해척적중단적지각후도변화교대,이차미식별출중지각적존재,위불성숙적도호지각.해척남단여북단상사,구삼층적지각결구,단지각후도소우북측,기본상대우10 km.정개구주-파로해척처적지각후도보편후우량측해분적지각후도.